谁能帮我找关于满族的资料
满族(满文: 拉丁化满文:manju),旧称满洲族,古称女真,为生活在现中国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及西伯利亚广大地区的通古斯民族之一。在古代汉语文献中被称为女真或萧慎,一般认为该民族起源于西伯利亚。
满族的民居充分体现了民俗对于地理环境的选择性和适应性。满族多居住在山区,御寒防冷的问题是满族民居首先要考虑的实际问题。 满族早期,经济文化比较落后时期,居住条件简陋,冬天居住地窨子,夏季居住马架子。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与各民族间的交往和学习,满族人逐渐形成自己的居住习俗。
年辛亥革命后,满洲族改称满族。 满族本来有自已的语言、文字,满族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满文创制于16世纪末,是借用蒙古文字母创制的。17世纪四十年代,满族大量入关后,普遍开始习用汉语文。现只有黑龙江省黑河市爱珲镇和富裕县还有人能讲满语。
东北三省城市中的满族主要从事工商业,散居于全国各地的满族主要是工人,知识分子也较多。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满族文字创立于16世纪末努尔哈赤统一东北各部后。作为官方文字,满文一度在全国广泛使用,留下了大量档案资料。
帮助的人:32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一)人口数 : 1990 年:约 980 万人。 (二)分布地区 : 满族 ,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 其中以辽宁省为最多。少部分散居在全国各地各大城市中。 (三)语言文字 :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1)使用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 古斯语族满语支。
1840到1949人们衣食的变化
1、——1911年的历史讲完了 再说说1911——1949的历史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满族消亡了 建立了民国主要以中山装为主 在清朝(1644年~1911年),中国男子都是按照满族的式样梳理头发,穿衣戴帽,一直延续到20世纪之初。
2、在1840年至1949年期间,中国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出现了显著的西方化趋势。 穿着方面,传统的长袍马褂逐渐被西装、中山装以及各种西方风格的服饰所取代。 饮食上,西餐的传入和流行,使得咖啡、面包、牛排等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常客。
3、物质生活的变化 服饰:第一阶段 ①时间: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成立(1840-1949,近代)②特征: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③代表性服饰:男装: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4、在1840年至1949年的百年历史长河中,中国社会的生活方式经历了深刻的变革,从衣食住行到建筑风格,都留下了时代的印记。首当其冲的是服饰的变化,从清朝到民国,服装潮流反映着时代的变迁。
东北菜为什么那么多人吃?
第一,东北菜养人。东北菜朴实无华,用料实在,食材虽不稀奇,但都是实实在在的 健康 食材,白菜土豆萝卜,大肉大鱼大骨头,吃了几千年了,人的胃口已经适应了。第二,口味家常,有家的味道。熬炒咕嘟炖,不仅食材是常见普通 健康 ,做法也很贴近家常,炖的软烂,热气腾腾,吃着舒坦。第三,实惠。
第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好吃,东北菜可是东北的招牌,最大的特点就是油多,肉多,每道菜都是满满的肉,这个特别是那些南方人喜欢,因为以前在自己的城市没有吃过这样的,所以当来到东北尝试过一次,就觉得原来还是不错的味道,所以就开始喜欢上东北菜了。
从气候上来说,东北的冬季来得早走得晚,而且冬季温度非常低,生活在寒冷地带,需要消耗更多的热量,一旦吃不饱很容易全身发冷瑟瑟发抖。所以说要想在东北生存下去,一日三餐是一定要吃饱的。正因为如此,东北人必须比南方人吃更多的食物以补充能量,所以菜码必须很大。
有很多人喜欢吃东北菜,在我看来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东北菜好吃,另一部分原因就是很多人可以在吃东北菜的时候找到小时候过年的感觉,可以说是怀念童年。
黑龙江哈尔滨特产:氽白肉血肠
1、氽白肉血肠的产品特点有哪些?其肉肥而不腻,其肠鲜嫩醇香,汤菜可口,营养丰富。氽白肉血肠的历史是怎么由来的?美醇香,营养丰富的白肉血肠,早以成为了群众雅俗公赏的风味名菜。白肉血肠产于何时,是由何人创的,以难于考证。但白肉血肠和满族世世代代用猪祭祀还愿的民俗是分不开的。
2、血肠氽白肉传说白肉血肠最早是满族人祭祖还愿时,献于诸神的。现已成为满族人雅俗共赏的特殊风味名菜。其菜做法:先选出新鲜的猪血和肠。在血中加入少量的葱花、大蒜、姜末、花椒面、盐、酱、味精等调味品,搅匀后,灌入洗净的猪肠中。
3、独具黑龙江特色的熊掌,鼻子,飞龙鸟,猴头蘑野味山珍,氽白肉血肠,酸菜粉,炒肉拉皮,火锅等风味菜肴,深受美食家的喜爱。俄式大菜营养丰富,形色俱佳,鲜香酥脆。欧洲风味的大面包,形如锅盖,每个重达5公斤,是俄式面包。哈尔滨生产已有80多年历史,为哈尔滨特色食品之一。